卢海涛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案例教学以其情境真实性、高度参与性、促进批判性思维等优势,在商学院教学中广受好评。受益于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以及工商管理学院良好的案例氛围,我在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写作上有过训练,但从未尝试过案例教学,尤其是打造全案例教学课程。在学院胡海波教授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在工商管理的本科课程采用全案例教学方式。据了解,学校鲜有教师采用全案例教学方式授课,在此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全案例教学课程的打造。
一、寻案:功夫在诗外
1.了解授课对象,定位教学目标
《创业概论》课程1个学分,作为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麦庐校区的授课同学基本为非商科专业的同学,且大多没有过创业经验,因此课程目标定位在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2个学分,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学生已经学习过基本的商科知识,但对于资本运营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因此课程目标定位在学生掌握资本运营的专业知识。两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基本为大三学生,都还没有实务经验,对企业的运作还停留在书本上,但学生专业背景不同,授课重点、案例选择难度等存在不同。
2.梳理课程逻辑,匹配合适案例
目前国内尚未有全案例教学课程建设的经验分享以及全案例课程的教材,因此如何打造全案例教学课程成为了难点。
由于我也是首次授课,因此在借鉴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出课程的设计逻辑及主要知识点,并通过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等渠道寻找与课程知识点匹配的案例。案例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案例类型多样化,案例包括文字案例、视频案例、连续剧案例、对比案例等多种类型,方便课程的组合以及提升学生的兴趣。第二,案例企业贴近生活,选择学生熟知的大型企业、江西本土企业,或者企业业务涉及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便学生了解企业业务,快速进入案例情境。
3.做好教学设计,提前布置分工
案例教学有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因此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每次授课要将下周授课的案例阅读材料下发给学生,并通过课程内容反馈表单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案例阅读情况。同时,部分案例需要小组的参与,还需要提前与各小组沟通好下周的汇报及参与内容,以便下周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研案:做“爱折腾”的“导演”
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老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导演”的角色,负责整个案例的人员安排、问题引入、教学进度把控、教学环节实施等,学生则是“演员”,在案例剧本和老师的编排下共同完成案例课程。老师要在完成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
1.充分调动感官,丰富课堂形式
尽管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两节课90分钟,要想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需要在长时间的课程讲授中不时制造惊喜。
(1)一堂“视觉”的课程
案例教学以文字案例为主,需要学生事先阅读案例材料,但考虑到每周让学生阅读案例的工作量较大,因此需要对一些文字案例进行改编,如采用视频案例教学或将讨论情境转化为视频则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如《设客网:建筑设计的共享平台能否异军突起》案例有对应的视频素材,将视频素材剪切为多个片段,播放一个片段后开始展开讨论,既减轻了学生的阅读压力,也让案例情境可视化。
(2)一堂“味觉”的课程
一些课程讨论案例企业的业务涉及具体的产品,因此会购买案例企业的产品让学生对企业业务有进一步的认知。如讨论“企业并购与被并购”知识点采用妙可蓝多的案例,会购买不同品牌的奶酪棒,请学生品尝不同品牌的奶酪棒后描述口味,并猜自己拿到的奶酪棒品牌、价格、市场定位等(设计如图1所示),进而引出案例对象及其竞争者。
图1妙可蓝多案例“味觉”设计
又如讨论“剥离与分立”知识点采用华润江中的案例,探讨华润江中是否要剥离或分立江中食疗,会购买江中食疗的江中猴菇饼干,学生通过品尝饼干讨论江中食疗的产品市场价格、目标人群、利润来源,进而引申到江中食疗是否需要被剥离或分立的话题讨论中。
2.案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情境决策
每一次的案例教学课都是一次决策过程,需要学生基于案例素材分析案例企业存在的困境,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做出更为理智的决策。因此需要放大决策情境,让学生充分沉浸在案例中再做出决策,经常会采取个人辩论和小组对抗的形式展开讨论。如《深圳信安智能:科创企业的窘境》案例中,需要学生决定深圳信安智能在B轮融资时选择人民币融资还是美元融资,因此在课前会让学生完成决策,课上让选择人民币融资的同学坐同一侧,让选择美元融资的同学坐另外一侧,两边同学就决策背后的原因展开辩论,同时之后继续引导同学讨论深圳信安智能的C轮融资决策,通过座位的选择来表明自身的立场。类似的决策讨论在每一堂课中都反复上演。
(2)案例教学+AI
AI给传统的案例教学带来的新的机遇,对于AI,我的态度是积极拥抱。第一,我会创建课程AI助理(数字人),通过AI助理帮忙引导问题或回答问题(如图2所示),吸引学生对AI的兴趣;第二,在《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课程中,我会有一节课专门教授学生使用AI,包括常用的AI工具、提示词撰写、AI工具使用等,并与学生一起运用AI来撰写案例,通过不断讨论修改提示词,进而完善撰写案例的质量;第三,我会鼓励学生借助AI完成作业,但也强调不能复制AI的答案,而是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思考不断引导AI给出更为完善的回复,进而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更多的思路;第四,在一些需要决策的课程中,我会尝试输入案例情境,让AI尝试给出决策答案,并将其答案与学生的答案相互对比,吸收AI回答中的有效信息。
图2课程AI助理
(3)案例教学+剧本杀
如何让学生更加沉浸在案例情境中是案例教学中较为困难的事情,剧本杀则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式。在讨论一些情境较为丰富的案例时,我会采用剧本杀的形式,借助AI工具将案例改编为剧本,并与对应的小组沟通将剧本演绎出来。如在《顺丰控股借壳上市之路》案例中,将剧本改编为“顺丰上市抉择:坚守or转变?”“顺丰上市风云:直航or迂回?”“顺丰借壳大计:寻找壳资源”三幕大戏,学生现场演绎剧本内容(如图3所示),在表演结束后再与学生就剧情内容进行讨论。
图3学生进行剧本演绎
(4)案例教学+角色扮演
案例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每一个利益主体都有自己需要维护的权益,因此会在课堂组织角色扮演,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利益主体,会拿到自己的情境剧本,小组成员需要根据自己角色的立场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如在《江中食疗:并购重组后的“去”与“留”》案例中,会根据小组的数量选择7个利益主体(如图4所示),各小组抽签决定自己所代表的决策,小组在讨论后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图4角色扮演示例
三、解案:永远为学生感到骄傲
1.主动拥抱新技术
全案例教学的备课难度比较大,不仅需要对知识点的理解,还需要主动学习各个案例,理清楚案例结构和思路,AI工具在备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帮我理清楚各个案例之间的逻辑,还可以与AI交流可能的案例教学方式,如剧本撰写、问题提问顺序等。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一定要学会AI写作和办公,借助AI工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完成更高品质的作业。
2.学生远比想象得更为强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要尊重每一个个体,主动发掘每位学生可能的亮点。案例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互动和讨论,但我授课的班级学生人数基本在50人以上,如何兼顾每一个学生以及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是一个挺难的事情,而且不少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课堂中我时刻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案例讨论不存在对错,逐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不少同学反馈在课程中发言的次数多了很多。此外,由于《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是专业课程,我会要求每个小组汇报全员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在最后的课程汇报中要求全员限时脱稿汇报,在一次次汇报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勇气、信心。事实证明,学生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为强大,不仅每位学生都能够做到脱稿汇报,不少小组的大作业水平已经达到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我也亲眼见证着当初上台念PPT都哆哆嗦嗦的同学到最后已经可以做到全程自信、流利地汇报。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是老师最为骄傲的事情。
3.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第一次授课,我没有任何经验,我始终把自己当作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人,每一次授课都是我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学习的过程,做一个对自己、对学生、对课堂真诚的人。如我会在课程最后一次课评选表现最为突出的小组和个人,为小组和个人撰写颁奖词和定制奖杯(如图5所示),以表达对学生在课程中付出的感谢。
图5课程最佳小组与最佳个人颁奖词及奖杯
第一次授课,我无时无刻不被学生所感动着,如学生在最后一次课给我的留言:“这是我在上大学之前所幻想的大学课堂,是互动的、是平等的、是教学相长的”“老师经常和学生互动,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很容易带入参与课堂讨论,以前不爱发言上了老师的课发言次数多了不少”“很感谢在大三下能上老师的课,给我不剩多长的大学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课程画上了句号,但它带给我的启发和思考会一直进行”“在课程中,不仅是单纯的听,更多的是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从头至尾都很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老师让我们全程参与,让我真的能了解到创业概论这门课,学到了知识,拓展了知识”“每次课程带来的案例都各有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对于创业的认识以及它无限的可能性”……
四、结案:在总结中反思改进
1.课后复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在每次案例课后,我会要求每个小组提交一份学习成效即时反馈表,内容包括课程知识复述、观点确认、课程建议、整体评分,既要求学生对课程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要希望能得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一些建议我会记录并逐步改善。同时在每次课后也会反思本次案例的教学效果,如在一些问题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出问题,在下一次使用此案例时会有更好的课堂效果。
2.结课反馈,总结反思持续改进
在课程的最后一堂课中,会与学生回顾本学期所有的教学案例内容,同时让学生填写课程评价反馈表,内容包括学生最喜欢的案例、课程评分、发言次数、案例教学方法的认识、对授课老师的评价及建议等,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没那么受欢迎的案例进行思考、总结原因,下次授课可能替换掉原有的案例,同时总结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自己不断完善案例课堂。
再次感谢学校提供机会让我尝试了全案例教学,这学期有幸参与到胡海波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精品案例课堂”项目的拍摄中(如图6所示)。未来,我也将继续坚持和推广工商管理课程的全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与学生共成长。
图6卢老师参与全案例教学课堂拍摄
【教师简介】卢海涛,管理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2023年入职我校,于232学期开始承担《创业概论》《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两门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致力于推动工商管理课程的全案例教学。在国内外各大教学案例库均有案例收录,开发毅伟与哈佛案例库双收录英文教学案例3篇、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全国工商管理案例领域的最高奖项)6篇、清华大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案例3篇、中国专业学位中心案例库案例2篇、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1篇、全球数字化赋能计划中英文案例11篇。指导学生获江西省第三届大学生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等奖励。